瀏覽量:465發布時間:2023-07-12
“紅棉設計獎”作為廣州設計周的緣起項目于2006年在政府主導下啟動,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獎項之一。18年來,“紅棉設計獎”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對卓越設計的年度盤點,更重要的是,它堅持不懈地把眾多創新前瞻的設計理念和獨特的智慧生活方式導入針對中國的消費市場之中。
(詳見薩米特瓷磚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3年,“紅棉設計獎”將持續聚焦“提升人居生活品質”, 以“設計驅動 產業升級”為目標與使命,踐行“設計為民生”價值觀,關注全方位的整體設計實踐方式,構建設計與制造、消費者信息傳達及需求互動的平臺,在人居空間與產品設計、工業制造、品牌傳播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靈動循環,建設全社會健康、公平、正確、完整的大設計評價標準和推廣體系。
紅棉設計獎包括設計概念、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三大類別,全方位覆蓋產品“前-中-后”階段,針對不同的領域設置專業獎項,臻選各產業領域中的卓越設計。
2023紅棉設計獎評審委員會具有多維度、權威性及專業性等特點,聚合了設計產業緊密關聯不同領域的領軍者,組成本年度超強評審陣容,以設計產業鏈獨特視角遴選出每一件年度創新設計產品,每一個精彩卓越的室內設計作品,希冀打造中國人居生活最佳設計年度盤點。
丨多維度
一個項目、一家企業,其實力、創新能力或發展潛力之強弱,有共性,亦有個性,也即要求在某個大框架或指標體系下,有更多維度評判維度,以為更全面、更立體。于此,2023紅棉設計獎評審委員會由“設計、生活、美學、時尚、市場”等設計產業鏈多領域的專家組成,他們兼顧實踐性和理論性,國內視角與國際視野融合,將多維度分析審核,選出年度設計產業的最佳成果。
丨權威性
2023紅棉設計獎評審委員會陣容可謂豪華,產品設計學術泰斗、室內設計國家隊總教練、家具設計絕對領軍人、時尚設計意見領袖、國際家居趨勢專家、生活美學領導者等系數登場,他們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也是行業的直接參與者、變革者和領導者。
丨專業性
2023紅棉設計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從業經驗豐富,或是從事設計產業十數年以上的資深專家,或為深度觀察和研究人居生活消費行業多年的著名學者,亦或是專注文創與生活美學領域的媒體大咖,其所執掌之企業、操盤之項目,輸出之理論、思想觀點,極具行業影響力和領導力。
下面讓我們為大家揭曉2023紅棉設計獎評審委員會名單!他們分別是(以下順序不分先后):日本著名建筑師、工業設計師、藝術博士、K系統創始人、物學研究會會長Masayuki KUROKAWA(黑川雅之);賓尼法利納(中國)建筑設計總監Jacopo Reale(雅各布·雷亞爾);百事可樂亞太、非洲、中東及東南亞地區設計總監Gianmauro Vella(吉米);博士,溫州肯恩大學設計專業助理教授Maurizio Vrenna(毛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孟建國先生;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童慧明先生;澳珀家俱藝術總監小杰先生;U+品牌聯合創始人/設計總監、優再社(山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寶宏先生;細細設計創始人洪蒼蔚先生;中國流行色協會家居色彩研究院廣州分院院長黃競先生;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執行委員、邁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國華先生;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設計專業博士吳屹先生;資深地產產品研發經理人魏瑋先生;《設計》雜志社執行社長兼主編李杰先生。
(以上評委順序不分先后)
與此同時,紅棉設計獎今年繼續沿用“首席觀察員”制度,邀請了TC Design創思國際設計集團創始人、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副會長、澳門室內設計師協會榮譽會長-覃思(中國澳門);新加坡頂級設計機構Blakk Design創始人、新加坡國際設計家具品牌MUNKII創始人-Kelvin Goh 吳永輝(新加坡)聯合擔任首席觀察員;他們將以獨立身份對評審委員會現場評審工作和過程進行觀察和監督,確保2023紅棉設計獎評審的公平、公正、公開。
評審委員會
(以上順序不分先后)
黑川雅之Masayuki KUROKAWA
日本著名建筑師、工業設計師、藝術博士
K系統創始人
物學研究會會長
黑川雅之是日本現今唯一跨全界設計大師,被譽為開創日本建筑與工業造型設計新時代的教父級人物,東京的“達·芬奇”。其設計橫跨建筑、規劃、室內、工業、家具及產品等領域。著有《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以“微、并、氣、間、秘、素、假、破”八個字精妙總結了日本審美的情趣和文化淵源。
Jacopo Reale
賓尼法利納(中國)建筑設計總監
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是世界著名的設計公司,于1930年在意大利都靈成立。超過90年的設計歷史一直以來傳承著真正的意大利風格,是精致、富有運動感的標志。賓法不僅是汽車設計的全球領跑者,也在工業、交通、航空航海、體驗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收獲專業認可與眾多榮譽。2022年,Jacopo Reale成為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中國的建筑設計總監,負責為賓尼法利納在亞太地區建立新的關系,同時支持該地區正在進行的現有項目。
Gianmauro Vella
百事可樂(亞太、非洲、中東及東南亞地區)設計總監
Gianmauro擁有上海交通大學的MBA學位,米蘭IED的產品設計碩士學位,以及佛羅倫薩建筑學院的室內和展覽設計學士學位。Gianmauro目前是百事公司亞洲和中東的設計主管,領導內部設計團隊和外部設計合作伙伴,其任務是在整個公司倡導和發展設計文化。他的工作重點從百事公司品牌的物理表達延伸到數字表達,包括產品、包裝、時尚、客戶激活、空間和建筑、運動和數字。
在他為百事公司工作的9年中,Gianmauro建立并領導了上海、新德里、開羅、曼谷、開普敦的百事公司設計中心,提升了設計在公司中的作用,同時與全球和當地的商業伙伴合作,通過多個品牌和地域的成功成果證明了設計和設計思維的重要性,為公司帶來了節約和收入,同時提升了質量。自2014年百事公司大中華區設計團隊成立以來,在Gianmauro的帶領下,百事公司阿帕克和阿梅薩設計團隊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超過410個設計獎項。
在加入百事公司之前,Gianmauro在3M公司工作了6年,他的任務是提升設計和設計思維在一個創新和技術驅動的全球公司中的作用。從3M意大利公司開始,Gianmauro于2010年加入3M中國公司,在那里他創建并領導了3M大中華區設計團隊辦公室。在3M工作期間,Gianmauro贏得了十多個設計獎項,同時重新定義了Scotch Brite、post-it、Scotch、Filtrete等品牌的產品系列。
Maurizio Vrenna
博士,溫州肯恩大學設計專業助理教授
Maurizio Vrenna(毛立)現擔任溫州肯恩大學設計專業助理教授。毛立擁有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管理、生產和設計博士學位,曾就讀于清華大學和同濟大學。在他作為設計學者、實踐者和創新者的職業生涯中,他開發了創新的產品和服務,為法拉利、杜卡蒂和尤文圖斯等國際知名客戶服務。此外,毛立還為歐洲最大的氣候變化研究公私合營團體Climate-KIC提供咨詢服務。毛立的研究興趣包括可持續設計、產品服務系統設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是中國-意大利學者協會和意大利設計協會的成員,也是著名國際設計獎的評委,例如中國紅棉設計獎。2021年,他的最新項目“薇藻農”被選為迪拜全球畢業設計展(Global Grad Show)的150個最佳創新項目之一,這是迪拜的一個國際化的促進設計創新的平臺。
孟建國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會長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
孟建國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是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特級室內裝飾設計師,同時也是建筑裝飾行業科技人才,參與主持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大樓、全國政協辦公大樓、文化部辦公大樓、北京大學 100 周年紀念講堂、北京首都博物館、鳥巢、新疆絲綢之路旅游集散中心等多個知名大型室內設計項目。從業三十多年來,孟建國始終致力于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曾先后擔任建設部建筑設計院室內設計研究所所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環境藝術設計院院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監部總監等職。
獲得過首批資深室內建筑師、中國最具設計影響力五大企業家、中國設計貢獻獎、中國年度設計人物、名人堂等多項殊榮。同時,孟建國始終重視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及室內設計行業的學術建設,先后參與了《建筑設計資料集》(第二版)、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內裝修》、《民用建筑工程室內施工圖設計圖樣》、《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深度及圖樣》、《建筑裝飾工程概預算編制與投標報價手冊》、《商品住宅一次性裝修實施細則》、《BIM 技術室內設計》等編撰工作。
童慧明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BDDWATCH創始人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近40年工業設計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育者。2017 年提出設計驅動型品牌(BDD)理念,2018年初發起創立 BDDWATCH(設計驅動型品牌觀察)研究與傳播平臺,全力推動中國設計驅動式創業公司的發展
小杰
澳珀家俱藝術總監
小杰曾是溫州家具學院院長、中央美院客座教授 、瑞典林雪平大學馬姆斯登家具學院客座教授、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家具設計師、米蘭設計周『坐下來』系列策展人、廈門國際石材展石無限設計展策展人,現是上海美院特騁教授、上海國際家具博覽會意思設計展策展人、意大利著名品牌CASANOVA設計師、荷蘭陶瓷品牌WORK設計師、澳珀家俱、甌窯兒女與一裳的藝術總監,最后做個手藝人最輕松。
沈寶宏
U+品牌聯合創始人/設計總監
優再社(山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寶宏,出身木匠世家,從事二十余年室內設計,2008年轉向家具設計,并與譚曉慧女士聯合創立U? 家具品牌, 直至當前。他既熟稔傳統技藝內核,亦是著眼當下的設計師。多年實踐與探索,東西方設計的異同在他的思想中開始融匯。他對設計的思考不止于功能和美學的考量,更希望將中國乃至東方人對事物的獨有觀念與情感、尺度與溫度融入每一件作品,持續探尋中國家具在這個時代的形態與表達。
洪蒼蔚
細細設計創始人
洪蒼蔚先生生長于中國臺灣,1994年畢業于臺中東海大學建筑系,隨后前往英國倫敦,在建筑聯盟The AA Diploma研習碩士。1998年回臺,成立工作室開始建筑操作,并在大葉大學和東海大學任教十年,期間開辦了以空間和人文為主軸的設計雜志。2008年在廣州成立細細設計工作室,展開幸??臻g的建構,并以此為基礎,發想于飲食和生活,創立元生咖啡。
黃競
商業設計顧問
品牌管理策劃人
國際工業設計師
中國流行色協會家居色彩研究院廣州分院院長
DRD設計研究院 CTO首席技術官 / 合伙人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總會執行會長
ACE 創意教育協會(香港) 粵港澳大灣區首席顧問
香港家私裝飾廠商總會 青年委員會 副召集人
香港家私裝飾廠商總會 董事
香港工業總會 家具協會 前副主席
香港工業總會 設計委員會 前副主席
“運用設計思維、建構設計專業邏輯、形成商業閉環、創造當下美好的生活方式?!?/p>
黃競,DRD設計研究院CTO,從事全方位設計及商業策劃、全球展覽規劃等領域研究實踐工作已超過20年。他將設計融入商業,專注商業設計系統規劃,通過視覺、產品與空間關聯來建構品牌策略。
基于洞察全球設計趨勢及多年參與泛家居行業設計發展的實戰經驗,構建6i企業品牌設計價值理論輸出,打造家居建材產業設計驅動引擎,推動家居建材行業的品牌價值變革,引領市場消費創新。
活躍于全球商業設計領域的工業設計師 黃競,秉承「全球設計·中國智造」的理念,多次聯合中外家居建材產業上下游力量,策劃多場重量級展覽:廣州設計周聯合舉辦多屆「WIDE影響世界的設計大展」,聯合新浪家居在米蘭設計周舉辦「DOOR TO DOOR」展覽,幫助優秀中國品牌邁向國際市場。構建中外家居建材領域的「設計-生產-營銷」的全域合作交流平臺,不遺余力地推廣全球優質設計,以多元模式為設計師與商界搭建合作的橋梁。
李國華
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執行委員
香港三維打印協會設計行業顧問
邁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曾任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現任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執行委員。個人旅游時尚品牌Lebaag voyage創始人。大學期間就贏得香港貿發局青年時裝設計比賽非針織組冠軍;2016年獲“旭化成·中國時裝設計師創意大獎”;2019年獲深圳全球設計大獎銀獎。曾多次為TVB主辦的香港小姐競選和鳳凰衛視主辦的中華小姐環球大賽提供服飾和形象指導。為中港多家時裝品牌擔任設計顧問,并作為香港時裝設計師代表,赴歐美日等國家參加交流活動,多次舉辦個人時裝發布會、旅游主題攝影展等等。
吳屹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博士
八丈居設計集團創始人
吳屹,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副教授,八丈居設計機構董事長。1994年江南大學(原無錫輕工業學院)工業設計系畢業,同年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曾任法國國立第戎美術學院訪問學者,2011年獲得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設計專業博士學位,曾擔任中國美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和中國美術學院實驗教學管理部副主任。
1995年創立中國美術學院天屹設計藝術中心,2007年創立八丈居設計機構,多年來致力于室內設計、工業設計、景觀設計等領域的創作,曾多次在各學術期刊和雜志發表論文創作,《金屬的記憶》、《契合之道》等。參與國家級課題《動漫輔助創意和衍生產品開發技術與系統》研究。
魏瑋
資深地產產品研發經理人
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在校期間已跟隨導師,參與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設計工作。作為5A+產品精裝體系建立者,他研發及制定多個產品標準化,其中,以回歸空間本質為出發點,將A+居住家的空間歸類為公共(Public)空間、功能(Function)空間、共享(Share)空間和私人(Private)空間,形成獨特的“PFSP”設計理念。推進“產品標準化、精裝產業化、管理數字化”的精裝修戰略,為廣大客戶切實解決成品房疼點,交付美好生活。
李杰
《設計》雜志社執行社長&主編
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
中國十佳設計推動人物
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中國設計100強“十佳設計推動人物”,北京工業設計促進專項“青年設計人才”,中國服務設計人才和機構評定委員會專家委員,創意中國設計聯盟副秘書長,中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大賽主席,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專家,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光影交互服務技術特聘導師,教育部“產品設計人才培養改革”虛擬教研室專家,中南大學、燕山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魯迅美術學院等近20所大學客座教授與校外研究生導師,獨立主編圖書13本,主編雜志超過150期。多次受邀擔任如:福布斯中國智能工業設計獎、中國智造設計大獎、金蘆葦設計獎、紅星獎(諸暨)產品獎、紅棉設計獎、中國車設計大獎等國內外大賽評委與提名專家。
首席觀察員
覃思
TC Design創思國際設計集團創始人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分會副會長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室內設計專委會執行主席
澳門室內設計商會大灣區主席
澳門室內設計師協會榮譽會長
1998年,在澳門創辦TCDI創思國際建筑師事務所,包括了馬若龍先生在內的世界各國的資深建筑師組成;廣州創與思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是TCDI在廣州的總部。
TC Design創思國際所提倡“設計賦能”理念,踐行“立體設計管理”,歷經20多年的沉淀、深耕與發展,提供規劃、建筑、室內、軟裝,全專業全流程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定制設計服務。全國范圍內為地方政府、知名地產商及優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設計咨詢和服務。
Kelvin Goh吳永輝
新加坡頂級設計機構Blakk Design創始人
新加坡國際設計家具品牌MUNKII創始人
2002年,Kelvin 與 Jaren Goh 聯合創立了新加坡 Blakk 設計公司,擅長并熱衷于創造能成為空間中焦點、在商業上有可行性及顛覆性的產品或品牌。2006年,兩人聯手創建了獨立設計家具品牌 MUNKII,從此開始進入家具設計領域,并用自己的品牌包裝方式在歐美市場推廣銷售,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應。
十多年來,非設計師出身,卻在產品設計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Kelvin,始終堅持以商業視角切入設計行業,敏銳的洞察力及對市場的準確把控,使Blakk在他的帶領下廣受歐美亞高端品牌的青睞,成功為眾多國際品牌客戶創造了多個具有影響力的產品。
【設計概念類——設計概念獎】
創新程度:作品是否包含可取的創新元素;
設計美感:作品的外形美感可觀賞度;
實現可能性:從技術和經濟角度來看,今后五年內將方案合理落地執行的可行性;
功能性:作品滿足功能性、可操作性、維護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情感需求:作品除功能需求外,是否滿足人文情感上的需求,為用戶帶來其他價值;
影響力:作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在帶來影響力,傳達一定良好的價值觀;
【設計概念類——視覺傳達獎】
品牌概念:愿景與品牌調性、獨創性與創意性;
形式:設計與品牌傳播、設計質量與創新;
影響效應:品牌識別與差異化、可理解性與情感表現;
設計:設計手法和作品美感表現;
【產品設計類】
總體概念、設計理念
人體工程學、功能性、用戶友好性
設計質量,審美
安全,無障礙可及性
環境質量,社會兼容性
持續性,耐久性
材料和細節,制造工藝和品質
能源效率,環境兼容性
【室內設計類】
創新性:具有獨特的原創性設計理念,創新特征明顯;
1)設計觀念與手法的創新性
2)技術及材料運用的獨特性
3)原創并質感的設計藝術表現形式
功能性:設計科學、功能合理,符合專業規范要求;
1)功能上的巧思與使用上的創新
2)功能安排合理,關注用戶需求
3)功能與技術、環境的完美結合
藝術性:具有高水平的美學品位,體現風格特色或功能空間特色;
1)新穎獨特的風格美學表現形式
2)出色的功能空間運用,突出獨特的空間特征
3)藝術與工程技術的完美結合
環保性:體現生態文明,符合環保要求;
1)創造并引導綠色生態的生活方式
2)充分利用綠色科技,將環保與科技的創新完美融合
3)理解與充分利用地域與環境特質,建立環境友好的人居環境
評審流程
【設計概念類】
參評截止:9月30日
評審階段:9月30日-10月30日
名單公示:11月10日前
頒獎典禮:12月8-11日
【產品設計類-產品設計獎】
參評截止:8月31日
初評階段:8月31日-10月30日
初評結果:11月10日前
終評階段:12月8-11日
名單公示:12月8-11日
頒獎典禮:12月8-11日
【產品設計類-年度產品設計師】
參評截止:9月30日
評審階段:9月30日-10月30日
名單公示:11月10日前
頒獎典禮:12月8-11日
【產品設計類-工匠精神獎】
參評截止:9月30日
評審階段:9月30日-10月30日
名單公示:11月10日前
頒獎典禮:12月8-11日
【室內設計類-室內設計獎】
參評截止:8月31日
初評階段:8月31日-10月20日
初評結果:10月30日前
終評結果:11月10日
頒獎典禮:12月8-11日
【室內設計類-設計風尚獎】
參評截止:9月30日
評審階段:9月30日-10月30日
名單公示:11月10日前
頒獎典禮:12月8-11日
匯聚設計力量,2023紅棉設計獎已全面開啟!
誠邀你加入,一起來紅!
掃碼進入參評通道
參評咨詢
廣州設計周組委會
聯系人:劉學彥 先生
手機:15219522368
郵箱:2295030048@qq.com
掃碼咨詢詳細參評信息